2014-03-19 作者: 来源:
用户送老虎钳背后的故事
盛维华
2月12日下午,菱塘广电服务厅来了一位70岁开外的老大爷。大厅工作人员急忙站起身,“请问老大爷有什么需要服务吗?”老大爷笑呵呵的拿出一把老虎钳,说现在不需要什么服务,你们的服务真是太好啦,又及时、又周到、态度又好,刚才一位小年轻在我家维修,匆忙离开时丢下一把老虎钳,等我发现时,他已经走远啦,我担心他没有工具用着急,就马上骑车送来。
老大爷的一席话让工作人员非常感动。原来,老大爷姓杨,家住清真村,为送一把老虎钳,往返10多里路程,真是了不起。
人们常说用户是上帝。这一幕,便是菱塘广电站真诚服务感动上帝的一个镜头!
欣慰之余,外线组的小伙子们互叙出一个个难忘的故事。
助阵服务不畏难
杨志鹏,清真片区的维护责任人。
2013年8月的一个晚上,刚刚端起晚饭碗的他,突然接到清真村张庄组一个用户的电话,反映他们那里的许多人家没有电视信号。杨志鹏分析,这不是一个一般性的故障,得马上前去。可是家人劝说,现在已是晚上7点多钟,天也黑了,还是与用户打个招呼,明天再去吧。一向工作认真负责的杨志鹏不由家人劝说,骑上摩托车去站上,带上可能要用的材料、照明灯等直奔故障发生地。首先登杆检查光接收机,光机无信号。需要光功率器测量光功率而设备还在站上,怎么办?为了既节约时间,又能有个帮手,他于是拨通了女朋友的电话,要她立即骑车到站保管员处拿上功率器和一台新光机送到清真张庄组。此时已是晚上8点多钟,一个女孩子硬是凭着爱情的力量驱车近4公里,在较短的时间到达。经过测量,没有光功率。杨志鹏便怀疑机房或者机房通往光机的网络发生故障,立即向分管副站长报告。经过配合检查,原来机房的尾缆发生故障。待尾缆修好,时针已指向晚上9点,杨志鹏又到用户家中仔细查看信号。用户杨崇余、薛永明等得知这么晚还坚持维修,连声夸赞不简单。两个多小时的抢修,终于让用户尽快看上电视,杨志鹏和他的女朋友才愉快地踏上回家的路。
及时服务不厌烦
今年3月1日晚上7点多钟,刚下过小雨,下班在家的外线工杨杰正准备陪女儿休息。忽听到敲门声,连忙开门,原来是离他家不远的高庙村杨庄组单身老太詹龙英,说家里电视看不到了,想请杨杰帮助修修。杨杰二话没说,随老太到他家看个究竟。原来,还不是室内问题,是外线故障。看着老太期盼马上就能看到电视的表情,杨杰招呼老太在家等,便回家拿上登杆脚钩、工具包、照明灯,很快排除了故障,让老太看上喜爱的扬剧电视节目。当杨杰回到家还没有来得及洗一下手,又有人敲门,原来该组的单身汉许怀安说他家电视又看不到了,杨杰又来到许家,经检查,是老许插错了视频线。
保证服务不放弃
去冬腊月的一个晚上,正准备到站值宿的外线工乔金涛接到了站值班员薛春梅打来的电话,说骑龙村中心等组无信电视号,有一个用户要求今晚修复。乔金涛心想,这么晚了,漆黑一片,能不能和用户协商一下,明天一早去修?可转念一想,用户有要求,我们广电人就不难因为自己的困难而怠慢,今晚非去不可!主意拿定,乔金涛背上工具包,跨上摩托车,向3公里外的故障点驶去。经过登杆检查,发现光机电源部分损坏,便立即与分管副站长汇报,请求送光机到现场。寒风凛冽,乔金涛在杆上冻得难受。就在此时,有一位老大妈来到了杆下劝说,师傅,这么晚了,又这么冷,今晚就别修了。乔金涛礼貌地告诉老大妈,没事的,等一会就好了。只听老大妈反复唠叨着,真是太辛苦啦,你们的服务真好......半个小时后,乔金涛和单位另一位同事一起,克服了杆线复杂、接头老化等困难,终于使光机恢复工作。结束时一看时间,21点已过。轻轻敲开两位用户家的门,清晰视频和用户感激的话语,让俩人忘却了辛苦和寒冷,心里热乎乎的。
在菱塘广电站外线组,像这样不畏难、不厌烦、不放弃、马上服务、立即服务、班外服务的感人故事,真有许多,恐怕说也说不完。